Skip to content
台灣心靈

台灣心靈

消夏盛宴拓寬文化傳承與致富路_去九宮格見證中國網

admin, August 8, 2025

當重慶主城區熱浪翻涌,北緯31°的城口縣正清風拂面,7月,被大雨洗過的夜空格外清朗。人民廣場上,“巴山夜語 藝滿星河”文藝盛典在此上演——這場由12支民間文藝隊聯袂演繹的盛宴,既是重慶市家教第九屆巴渝民間藝術周的重頭戲,更標志著第十四屆大巴山消夏康養季、第四屆直播電商購物季同步啟幕。千人錢棍齊舞,渝川陜非遺同臺,直播間訂單不斷——讓大巴山深處的城口,從文化到產業、從手藝到日子,都煥發出奪目的光彩。

在“巴山夜語 藝滿星河”主題文藝盛典上,來自重慶各區縣的12支民間文藝團隊接連獻藝。城口本地演員演繹的《煤燈拳》率先登場,山歌調子與劃拳動作交織,“四九四那個煤燈呀”的唱詞里,盡是大巴山漢子的豪爽;梁平區《梁山燈戲》以詼諧表演重現明代市井生活,逗得前排孩童拍手效仿;秀山縣《玩牛》通過模擬耕牛動作,傳遞對農耕文明的敬畏;城口《哭嫁》更是跳出舞臺,與觀眾互動,讓現場笑聲掌聲交織。

“這些節目是巴渝民間文藝的‘活化石時租會議’。”重慶市文聯副主席謝亞平在現場表示,藝術周不僅是展示,更是文化傳承的實踐——12個節目涵蓋山歌、舞蹈、情景劇,將歷史故事與民俗風情融入舞臺,為觀眾鋪開一幅巴渝民俗畫卷。

7月上旬,朝陽剛漫過山頭,1020名舞者手持紅綢錢棍已列陣人民廣場。來自城口縣25個鄉鎮街道的34支隊伍,隨著《錢棍舞動大巴山》的旋律齊舞,樂聲、鼓聲、“嚓嚓”聲與時租場地山歌聲共振,肩部擺動、胯部扭轉、足部騰挪間,盡顯這項千年民間舞蹈的獨特韻律。

“城口是‘中國錢棍舞之鄉’,這是十余年非遺保護的答卷,更是新的起點。”城口縣文旅委負責人介紹,從2012年創紀錄的2398人表演,到如今與重慶大學合作開發出錢棍舞AI數字教材,用新技術拆解動作要領,讓更多人便捷學習。展演現場,專題推介片與數字教材同步亮相,標志著傳統舞蹈邁入數字化傳承新階段。

在“城口大漆 千年華彩”展廳內,“忘我”大漆藝術空間負責人袁秋現場演示髹飾技藝,她手中的漆刷沾著城口大木漆家教場地。作為“中國生漆之鄉”,城口大木漆是曾隨巴國貢品小樹屋入長安的“國漆”,城口漆器有著千年歷史。此次展出的茶具、屏風、文房四寶等近百件展品里,既有獲“百花杯”金獎的“山神漆器”,也有殘疾漆藝師做的儲物罐。“您看這紋路,傳承3000年的手藝,但圖案是年輕人愛的抽象山水。”袁秋指著直播間的訂單,“現場看了心動,手機上就能拍,手藝和故事一起飛得很遠。”

城口職教中心的學生們在體驗區幫忙上漆,他們學漆藝既能拿畢業證,還能在工坊掙錢。“縣里成立大木漆專班,從種漆樹到搞研學全鏈條管理。”袁秋說,“城口大木漆”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,如今全縣生漆種植超萬畝,帶動近千名農戶增收。“老手藝活了,農民腰包鼓了,這才是‘漆’彩的真意。”

名豪廣場的非遺街市上,30家來自渝川陜的非遺企業與手藝人設展。城口老臘肉傳承人趙友安的攤位前,游客們津津有味品嘗著晶瑩剔透的三線肉。“嘗嘗!海拔800米~1500米的富硒土豬,小火慢炕45天,這琥珀色是大山窖出來的!”趙友安樂呵呵地招呼著,切肉刀上的油花,飄著誘人的香味。

“從前挑著擔子走山路,一天賣不了3斤;現在集市連3省,兩天就銷了50斤!”趙友安笑著打包,攤位旁,四川萬源的茶焗豬肝、重慶開州的紫水豆干也賣得紅火。梁平木版年畫傳承人給孩子示范拓印,巫溪巴繡藝人現場繡花,四川宣漢的棕編藝人正教大媽編螞蚱,陜西紫陽的茶商泡著富硒茶,游客李女士拎著葉雕和臘肉笑意盈盈:“主城區38℃捂汗,這兒24℃逛集市,帶回去的不只是特產,瑜伽教室更是大山的心意。”

“家人們看這蜂蜜,結晶像豬油!”廣場電商專區,本土主播舉著蜂巢罐吆喝,身后屏幕的訂單數量跳得比語速還快。作為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,第四屆直播購物季匯集本土網紅與助農主播,推介城口老臘肉等農特產品。后臺數據亮眼:前三屆已培育近百名主播,銷售額達5億元,“今年同步推出6條旅游線,串聯非遺體驗、康養消費,讓游客‘白天賞非遺、晚上住民宿,臨走會議室出租前直播間下單,山貨直接快遞到家!’”城口縣商務委負責人明明白白算起了賬。

從7月至10月,城口還將以消夏康養季為載體,舉辦自行車爬坡挑戰賽、農耕文化節等33項活動,依托72.8%的森林覆蓋率與23℃夏季均溫,打造“周周有活動、月月有爆點”的農文旅盛宴。

bni [db:标签]

Post navigation

Previous post

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©2025 台灣心靈 | WordPress Theme by SuperbThemes